x

说好的非洲蝗虫没来,但草地贪夜蛾蠢蠢欲动了

农世界网    中国环境新闻 2020-03-04 来源:农世界网

前段时间,有关非洲蝗虫的消息铺天盖地,源自东非的蝗灾在南亚进一步蔓延,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对此,农业农村部进行回应: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沙漠蝗的迁飞习性,沙漠蝗危害我国的几率很小。

蝗虫会不会进入我国尚未可知,但是另一种入侵虫害的发生却是板上钉钉——草地贪夜蛾。从去年入侵我国后,目前它又在蠢蠢欲动。

  虫虫欲动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的农业重大害虫,破坏性极强。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虫子,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也是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图为草地贪夜蛾成虫(左为雌蛾,右为雄蛾)

自然界的物种总是在不断地迁移和扩散,但过程非常缓慢,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趋势。本来不属于这里的物种被带进来后,有的可能不会适应,也有的会大量繁殖,排挤本土的物种,不仅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对于当地的农业更是带来沉重打击。对世界各地的农民来说,最怕的就是外来入侵物种。这些物种在异地因为没有天敌的制约,肆意地繁殖生长,稍不留意就成为了祸害。

当人们想要制止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外来物种既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草地贪夜蛾就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其对玉米等农作物有较大的破坏力。根据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评估,如果不进行防控,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45%,在热带一些地区甚至可造成绝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估则显示,如果玉米苗期受害,将造成10%-25%的减产。

草地贪夜蛾于2018年12月从缅甸首次迁飞进入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并在2019年4月份以后形成常态性大规模迁入的态势。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国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20年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各地区均有集中危害的可能。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防控预案,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成灾。

“2019年的草地贪夜蛾只是一些‘尖兵’‘侦察兵’的试探性进攻,2020年将可能是全面爆发的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曾表示,2020年贪夜蛾发生的程度数量和去年相比会明显增加,有可能在今年4月初就到达长江流域,到5月份到达黄河流域,6月份到达东北。

相关消息证实了专家的判断,近期华南和西南省份植保部门调查显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冬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

草地贪夜蛾原本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已经‘住在’我国,所以一旦发生,就会成灾,不仅玉米可能受灾,小麦、油料作物等也可能受灾,且发生时间可能早于去年,现在就必须加强监测和防控。”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告诉记者。

  “虫口夺粮”不容有失

春日渐深,大江南北逐渐进入春耕季节,不过,随着农作物的复苏,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将卷土重来。那么,该怎样更好地预防草地贪夜蛾害带来的风险呢?

图为草地贪夜蛾幼虫 联合国粮农组织供图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粮食生产部分明确提到,要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通知,要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积暴发成灾。

预计全国需要防治的面积达0.8亿—1亿亩次。其中,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防治面积3500万—4000万亩次,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防治面积1500万—2000万亩次,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防治面积3000万—4000万亩次。通过有效防治,可直接保护作物面积1亿亩左右,间接保护潜在威胁区域2亿亩。

记者从国家财政部网站获悉,2月20日中央财政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其中安排草地贪夜蛾防控4.9亿元,用于支持云南、广西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2月20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及草地贪夜蛾已在云南全省定殖繁衍,目前全省冬玉米种植区域已经普遍发生危害,虫口基数大、危害程度重。

自草地贪夜蛾迁飞入侵云南以来,那中元带领他的团队,奔赴一线,实地调查,采集样本,并开展技术指导与试验示范。防控效果良好,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天敌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云南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暴发成灾及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个有利的消息是,草地贪夜蛾的基因测序已经完成,市场上也有针对性的农药,相关专家表示,“药物方面没什么问题,而且现在各县区都在培养自身的植保无人机队伍,防控手段也变得更多了。所以现在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要做好监测,及时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针对性地施药,一旦发生就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国家推荐28种防治用药

资料显示,化学防治是治理草地贪夜蛾最快速、高效的方式。可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进行防治。草地贪叶蛾危害迅速,需要快速防治,飞防是最合适的防治方法。

在海南省东方市,无人机在农田上方盘旋,正在喷撒药物。资料显示,东方市本次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任务共计20000余亩,已出动多架无人机进行作业。

草地贪夜蛾在2019年入侵中国后,海南省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利用飞防学社等平台对用户进行培训,与用户分享虫害防治方法,并且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知识加入到日常飞手的培训中。

同时,生物多样性也为防控草地贪夜蛾提出了新的思路。据悉,中国绿发会曾向农业农村部建议的关于“以虫治虫”、以及夜蛾黑小峰等寄生性天敌的建议在《预案》中得到了采纳。

中国绿发会认为:将农业纳入生物多样性的主流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各个部门协同推进。2020年是生物多样性超级年,在环境治理思路上,更要充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比如保护好鸟类,多使用自然天敌机制来进行生物防控,多措并举地来减轻草地贪夜蛾等农业病虫害。

那中元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一个物种,迁入新的地方可能造成危害,没有天敌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对很多病虫进行无农药防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任何物种都有适应性,例如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下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为了生存,与它在原生地相比,它将有更强的适应性及生命力。因此,没有天敌仅是一个方面,防控需要全方位、科学的认识,需要百花齐放的学术讨论,推广被实际验证过的防控技术。”那中元告诉记者。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预案》。《预案》提出,按照全面监测、全力扑杀,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要求,优化监测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结合生物生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在具体的防控举措之外,《预案》还推荐了28种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详情见文末),其中包括8种单剂,6种生物制剂和14种复配制剂,推荐用药的有效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谈及下一步研究方向,那中元认为,“如果能应用生物原理,快速、有效防治虫害,促进玉米等自身抗性发挥作用,对当代有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源头防治,可减少下代发生害虫的几率,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农世界网,经农世界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申请,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转载文章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参与讨论

所有评论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