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是干货!从植保会看农资市场往哪走,听他们怎么说?

农世界网     2019-11-29 来源:农世界网

第35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植保会”)于11月22日-24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农世界网2名记者驻场对部分参展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就农资行业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

  内容简介

  今年人气旺吗?

今年参展企业普遍反应会场人流量少客商没有前几届多;但对于植保双交会的评价仍以肯定居多,客户质量高、专业度高的风格依旧。

相比较去年成都植保双交会25万人次的参展规模,今年福州会场稍显冷清,农世界网记者现场走访了多家参展企业,分析了今年客流量减少的原因:第一,福州地处我国东南角,出行成本高、交通不便导致北方观众参展欲望不高;

第二,客商、经销商逐渐规模化,订单量大。近年来很多大型厂家、知名企业开始自发安排会议,邀请客户参加,对展会产生分流效应;第三,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渠道,很多交流、沟通在社交媒体上就解决了。

小结:虽然人流量没往届多,但是展会还是要继续参加的。  本届植保会效果如何?

农世界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对于很多参展企业来说,参加植保会的目的更多是在于展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软实力,而不是追求当次的成交量。

虽然很多企业提到今年植保会的关注度、人流量等不如往届,但植保会作为农资企业对外的最大窗口,企业仍会坚持每年都来。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往年,本届植保会在展馆规划上,更重视农药的展出,但农药展馆的人流量并没有肥料展馆的多。有企业向记者总结道,今年参加植保会的人群主要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经销商,来寻找新的产品、技术和更好的合作伙伴;

第二类是新型种植大户,希望在展会上挖掘出好的产品和技术,通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第三类是小型种植户,相对较少,以当地人为主,过来可能想了解一下相应的产品,简单看一下。

第四类是参展商,这类人群更多地是看竞争对手出了哪些产品和技术,有什么新的发展可以学习和借鉴。

小结:来了不追求成交量,更多是品牌展示。  农资市场疲软了吗?

A1:从农民的需求角度看,不太乐观,这两年来农产品价格没有大的提升,直接影响农民用药的积极性。

但是从整个农业上看,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是消费者的需求。反馈过来,农民要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就要求用更环保、安全和高效的农资产品所以需求在升级,但需求量没有增加。

A2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永远是历史上最差的一年,但是往后推是最好的一年。”A3:国家提出的零增长主要是针对传统农资企业,而水溶肥叶面肥功能性肥料其实是在增长的。

所以这只是产品的更新换代,现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农业本质就是合理使用肥料,这就要通过减少复合肥用量,新型肥料、功能性肥料的用量就会逐渐增加,这是此消彼长的。

因此未来10年内肯定是市场的上行期。

A4:现在来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服务好终端用户。A5:其实是传统农资商的生意难做了,过去用单质肥、复合肥,造成土壤严重肥料过剩。

国家2017年提出“减肥增效”,预计2020年达到肥料零增长。国家在致力于土壤改良,所以生物有机肥会是下一个风口,也是大势所趋。

小结: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旧产品的更替时期。

  农资电商会是新的发展机会吗?

A1:我们非常重视互联网营销,目前已经是第3年了,所以互联网营销和市场服务做得比较到位。

但是目前网上产品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产品也出现了很多,所以传统的市场推广服务还是要把握住。

A2:我们不做线上销售,线上只做宣传。线上渠道比较混乱,所以传统渠道更重要。

通过“工作站”的方式推广和销售,同时在传统渠道上砍掉一级,减少流通环节,经销商直接和大基地、大农户或者大零售店直接对接,这是目前的趋势。A3:线上暂时没有,农资比较适合线下销售。一方面是物流还跟不上,另一方面农资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线上销售质量没有办法保证。

A4:首先,做线上销售会影经销商的利益。其次,厂家同一个产品的定价很难统一,不同的市场不一样。可能部分市场利润点很低,但是在其他地区又不一样。

不同区域的经销商对利润的追求不一样,作为公司强制性地或者统一去制定一个模式的话,很困难。

A5:线上这块我们正在做一些了解和积极的尝试,可能在2020年会有一些动作,现在主要还是以线下销售为主。

A6:线上我们有做尝试,但是仓储、物流这方面是还需要更多布局。A7:肥料属于重型产品,发货量动辄几十吨,现在的物流很难跟上。大宗的肥料在线上是很难铺开的,所以我们未来的布局是30里建店,300里建厂,但是需要8~10年的时间。

目前公司的线上产品主要是针对家庭园艺方面的,产品用量比较小。以城市消费者为主。

A8:我们只做传统线下渠道,不做线上渠道。农资产品的使用需要通过线下的合作伙伴去推进,特别是现在的产品,科技含量更高,需要更合理的利用。

真正用好肥料不简单,正确的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方式等等,在线上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因此还是需要靠传统渠道,保护传统渠道的利益。

小结:线下渠道仍是主流,但农资电商也不能忽视。  农服会成为大趋势吗?

A1:在农服方向,我们已经和当地的大经销商共同建立了服务品牌。

A2:这两年许多传统的农资渠道商看到农服这个机会,已经开始介入和转型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一个好的契机。A3:行业在变化,我们公司也有为种植大户提供一整套的服务方案,农户现在也可以甩手种植。

有些企业做得还是很好,包括农业部也有案例在推广。互联网对市场的冲击比较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个风潮肯定是不会改变的。A4: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尝试做农服,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真正把服务转化成效益的成功尝试。相关政府也有引导。

理念、思路是先进的,但在实际操作时问题还非常多。行业要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和好的盈利模式。

A5:农服这一块是未来大的趋势,我们已经设有全国服务中心,也提供大数据的智能服务,还有三级农化服务团队。

小结:农服好不好,做了才知道。  推广新生产品有什么困难?

A1:老百姓的用肥意识还不够。过去使用大肥、复合肥的吸收效果差,需要100~200斤每亩,这几年推广水溶肥只用5千克每亩,农户不敢相信,所以推广起来困难。

A2:我们的肥料现阶段比较适合经济作物区,所以在大田区域的推广比较难。A3虽然我们的肥料技术比较领先,但农民对土壤的关注度还不够高,更关心的是当季的丰产丰收,因此落实到应用层时,推广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A4:企业在宣传时,农户总认为是在卖产品,如果能够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材中,加入绿色生物防治的内容,效果会更好。

小结: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谁掌握了核心技术?

A1:产品由公司自主研发,也有联合开发。

A2:公司产品全部是进口的;产品用到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产品母公司在国外有专门的研发基地,而在国内有实验基地。

A3:公司的技术来源于河北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做农业微生物的科研单位。A4:公司是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办企业,技术是源源不断的。

A5:公司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有自主知识产权。

A6:和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包括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等。公司也有相应的研究院。对肥料来说,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才是核心。

小结:技术来源多样,以合作为主。  未来农资市场的研发方向?

A1肥料研发主要是关注土壤健康土壤改良。种植最大的问题是土壤的健康问题,酸化、板结、盐渍化,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老百姓就得多施肥料,造成更严重的土壤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A2未来农药研发是高效、低毒、环境友好,而且具有适用于各种设备的兼容性。A3:安全、有效、低成本、安装简单方便是产品更新的方向,从基础的诱捕器上使用的橡皮条到核心的诱芯,力图给用户带来更优秀、高效的产品。

A4:聚焦于一些比较新的化合物,这是一个大的方向,从更环保、更安全、更能够解决问题等这些角度去思考。

小结:环保是大趋势,高效是永恒的追求。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农世界网,经农世界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申请,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转载文章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参与讨论

所有评论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