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球果蔬采摘市场达万亿「多采科技」希望从草莓机器人切入

农世界网     2019-08-28 来源:农世界网

多采科技创始人朱鹏

多采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经济作物的智能机器人公司。

目前在国内,大田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综合机械使用率已超过80%;而经济作物,包括水果、蔬菜、茶叶、烟叶、药材等的综合机械使用率还不足20%。主要原因是,经济作物的很多农事操作不能使用简单的机械来操作。

经济作物的农事劳务市场方面,仅2018年一年,国内的水果、蔬菜、茶叶的采摘市场已超过3500亿;采摘、剪枝、疏花疏果的市场已超过7000亿。全球的采摘市场更是每年超过1万亿,采摘、剪枝、疏花疏果的市场超过2万亿。多采科技的第一款智能机器人,用于草莓的农事操作。

目前,草莓采摘每年的市场规模为60亿;加上疏花疏果,摘老叶的市场超过150亿人民币。该款机器人,采摘速度为28.8公斤每小时,远高于人工10公斤每小时的采摘速度;采摘费用为0.58元每公斤,远低于人工3元每公斤的费用;漏采率低于1.5%,低于人工5%的漏采率。

草莓采摘机器人工作原理

聊到朱鹏为什么选择做采摘机器人时,他告诉农世界网记者:我个人在农业互联网领域有着三年的工作经验,在这期间我就发现,劳动力短缺是农业这个领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劳动力在各国普遍越来越贵,大家也越来越不愿意做这种繁重的体力活。另外,农田跟工厂相比,劳动环境要差很多,劳动得到的工资反而更低一些,这一切导致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各地都出现过农产品因为劳动力短缺,放弃采摘,让果实烂在地里的现象,特别是农产品滞销的时候。在2018年,西红柿价格较低,云南就有种植户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选择不采摘,直接让西红柿烂在地里。草莓也存在这种问题,到了5、6月时收购价若不是很高,种植户获得的收益还不及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种植户选择直接把整个草莓田犁掉。

我们也参加过世界机器人大会,然而,我们看到的机器人都是用于工业、物流和教育等行业,农业领域的项目除了无人机外,基本没看到什么能帮助农民修剪或采果的机器人。

我们当时就是想,未来不管怎样,人肯定还是需要水果、素材这类农产品的,种植户也需要能帮助他们分担农事劳动的机器。而我们看到现在经济作物的劳动力水平很低,AI技术日趋成熟,硬件成本也在逐步的降低。经过一番思考,我们认为现在是从事农业机器人研究与生产的好时机。

多采科技草莓采摘机器人模型

  机器+服务

我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硬件销售业务,我们计算过,一台采摘机器人大概能覆盖四亩地,全国有230多万亩的草莓地,总共需要50多万台的机器人,说明采摘机器人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第二种盈利模式是与经销商合作,针对种植大户或农业公司,我们会为他们提供硬件和整体解决方案。针对种植散户,我们会借助融资销售渠道建立销售和服务体系。因为机器人跟无人机一样,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然而我们不可能培训每一位种植户,所以我们打算与经销商一起组建农技服务队,直接把技术、机器和服务提供给种植户。

我国大概有80%以上的草莓种植面积在散户手中,我们将采摘价定在1斤5毛钱左右,很多种植户得知这个价格后表示,如果可以这个价格,自己都不会再采摘草莓了,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草莓交给多采科技采摘,因为对于这些种植户来说,采摘确实非常辛苦。

  人才,是企业的灵魂

我们公司有着很强的技术团队,四人来自于清华大学,其中三人获得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一人获得国家青年千人的称号;销售负责人曾任农业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有三十年农资销售渠道经验;作物专家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二十年作物植保经验。

同时,我们对农业市场和农业本身的理解较为透彻,因为我自己从事了三年的农业互联网工作,团队中也有具备20年草莓植保经验和30年的农资渠道经验的成员,所以团队对农业的把握更为精准。

目前,如果单说智能机器人,很多企业是有能力做的,但要把机器人具体应用于农业领域,还是会出现问题。我们选择草莓,没有选择苹果或柑橘作为突破口,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种植区域存在差异,机器人要适地适用

草莓是一类种植标准化相对较高的作物,超过80%以上的草莓都在大棚内种植,在国内,比草莓标准化更高的作物不是很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管理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垄的长度为例,在南方地区,南北方向的长度能达到50-70米,但在北方只有6-8米,如果要在北方适用,需要让机器人快速调头。

另外,南方的土地由于容易积水,垄的深度一般会打得较北方更深一些,垄的宽度在南北方也有所区别。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去推向市场,还要把配套的服务和技术一并输出给种植者,做到适地适用。

该款机器人样机预计于今年9月亮相

  成熟零配件与AI训练,让机器更稳定

为了增强产品的鲁棒性(是异常和危险状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第一,要使用成熟的零配件,尽量减少定制件的使用,这样就可让机器更稳定一些。

第二,我们会在应用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草莓为例,不同品种的成熟度判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红颊、章姬、红玉草莓的算法去识别白雪公主、浅雪等品种,系统是不会判定为成熟果实的。

不同的客户对成熟度的需求也不同,采购商可能要8成熟,而终端客户要9成熟。如果用同一套算法去匹配的话,肯定会出差错。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大量采集后的草莓作为样本,请人专业的人员对样本的品种、成熟度等信息做出标注,然后输入到系统中训练机器人的神经网络。”

  经济投入是种植业的痛中之痛

记者问及为什么国外的采摘机器人已有多年的实战经验,而国内的采摘机器人却迟迟不能成型时,朱鹏告诉记者: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导致国内农业机器人发展缓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种植尚未达到标准化。

以我们现在的智能技术水平,要生产农业机器人,难度并不是很高。但要实现标准化种植,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以苹果或者柑橘为例,并不是种植户不愿意改造标准化种植园,而是很实在的经济问题,从建园到产果子就需要3年,形成一定的产量至少需要4年。

种植户建园的投入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再让他们改造标准化果园,肯定是要下很大决心。此外,标准化的果园还存在一系列的配套问题,要把标准化果园真正建起来,必定要花大价钱引进设备、优质种苗和专业的管理服务人才,对大多数种植户来说是要下血本的。

我们的项目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希望能获得天使投资,帮助我们把产品逐步完善,然后全面扑向市场。

文章授权转载及企业报道,请微信 nsjxms 农世界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姓名+职位;如有具体作者来源信息,请在作者栏注明文章来源。授权后擅自修改文章内容,经查实后一律追究法律责任,并永久拒绝授权。凡来源于农世界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农世界网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农世界网(m.billygear.com)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参与讨论

所有评论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